- 真空滤油机 (29)
- 多功能真空滤油机 (13)
- 防爆真空滤油机 (27)
- 透平油真空滤油机 (21)
- 润滑油滤油机 (24)
- 双级真空滤油机 (20)
- 绝缘油脱色装置 (10)
- 滤油车 (21)
- 不锈钢滤油机 (21)
- 板框式过滤机 (23)
- 手提式滤油机 (10)
- 有载分接开关在线滤油... (18)
- 钢丝绳注油机 (3)
- 电缆故障测试管理系统 (1004)
-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 (14)
-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 (133)
- 高压无线核相器 (204)
- 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 (21)
-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278)
- 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 (166)
- 三相调压器 (59)
- 万能检测仪器 (35)
- 线路故障测试仪 (15)
- 绝缘梯 (68)
- 高压试验变压器 (399)
- 耐电压测试仪 (43)
- 手表式近电报警器 (25)
- 高压验电器 (223)
- 直流高压发生器 (144)
- 程控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3)
- 短路接地线 (116)
- 数字微安表 (10)
- 硅橡胶高压线 (140)
- 高压滤波电容 (11)
- 拉杆式测流仪 (11)
- 三倍频发生器 (34)
- 大电流发生器 (60)
- 介质损耗测试仪 (92)
- 电机故障测试仪 (5)
- 轴承感应加热器 (9)
- 绝缘垫 绝缘胶板 (24)
- 变压器容量分析仪 (24)
- 超低频高压发生器 (19)
- 雷电计数器校验仪 (9)
- 直流接地探测装置 (15)
- 漏电保护器测试仪 (18)
- 超高压耐压测试仪 (20)
- 高压测量仪/分压器 (40)
- 变压器电参数测试仪 (39)
- 矿用杂散电流测定仪 (14)
- 矿用电缆故障检测仪 (57)
- 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 (112)
- 便携式动平衡测量仪 (29)
- 双钳数字相位伏安表 (47)
-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 (147)
- 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 (48)
- 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 (28)
- 全自动变比组别测试仪 (42)
- 三相多功能伏安相位仪 (7)
- 变压器特性综合测试台 (31)
- 变压器有载开关测试仪 (19)
- 数字式泄漏电流钳形表 (47)
- 互感器特性综合测试仪 (54)
- 全自动电容电桥测试仪 (4)
-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179)
-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测试... (4)
- 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 (53)
- 大型地网接地电阻测试... (18)
- 接地线成组直流电阻测... (3)
- 环氧绝缘板 云母带 ... (43)
- 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 (14)
- 数字兆欧表/指针高压... (64)
- 鳄鱼夹/海豚夹/封闭... (128)
- 高空伸缩测试钳 (12)
- 绝缘靴(手套)耐压试... (57)
- 水内冷发电机绝缘电阻... (8)
- 电力**工器具力学性... (8)
- 滑线电阻器/滑线变阻... (108)
- 绝缘材料系列 (181)
- 扁平橡套软电缆 (13)
- 滑触线 (247)
- 分流器 (23)
- 铝合金梯 (36)
- 升降平台 (5)
- 脚手架 (6)
- 相序表 (5)
- 多一产品 (102)
- 哈尔滨电表 (51)
- 直流双臂电桥 (3)
- 气体检测报警仪 (97)
- 加热管、电热管 (155)
- 防雷元件测试仪 (7)
- 硅橡胶增爬裙 (3)
- 直流电位差计 (56)
- 直流电桥 (122)
- 直流标准电阻 (4)
- 直流电阻箱 (25)
- 直流单双臂电桥 (50)
- 直流检流计 (6)
- 测试器材 (151)
- 日本理音产品 (18)
- 日本共立产品 (135)
- TPI产品 (50)
- 绿扬仪器 (36)
- 泰纳产品 (33)
- 胜利产品 (139)
- 各种标准表 (124)
- 香港希玛产品 (129)
- 安规测试仪器 (55)
- 泰仕产品(台湾) (178)
- 台湾先驰产品 (21)
- 台湾衡欣产品 (79)
- 智能型太阳能光伏接线... (3)
- 选频电平表,电平振荡... (10)
- 高绝缘电阻测量仪 (12)
- 全自动电力变压器消磁... (2)
- SF6气体检漏仪 (277)
- 滑线变阻器,滑动变阻... (100)
- 非接触智能化仪表 (60)
- 倍频发电机组 (4)
- 各种电加热器 (391)
- 轴承感应加热器 (332)
- 电力**工器具 (3)
- 各种数字电桥 (119)
- 氧化锌避雷器 (82)
- 移动电缆盘 (20)
- 数控绕线机总汇 (170)
- 移动电缆盘 (4)
- 红外线测温仪系列 (552)
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仪器仪表行业2010年利润增幅为10%(咨询电话021-56479693)
(咨询电话021-56479693)021-56480482 021-56412027
“预计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幅在11%左右,区间为9%~15%;利润增幅为10%左右,区间为8%~15%;进出口可能是低中速正增长。”提及2010年的行业发展态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特别顾问奚家成给出了几个主要指标。
他对记者解释说,正常情况下,仪器仪表行业的增速要比GDP的增速高4到8个百分点;同时,今年整个装备工业的增长指标是15%,仪表行业不同于汽车或农机,要稍低一些。
“如没有意外,这些目标是有把握实现的,因为内需在逐步增长,而出口已经见底回升,”奚家成为记者详解了行业2010年的发展趋势。
同比前高后低环比平稳增长
今年的产销增幅同比将前高后低,逐步向下;而环比平稳增长,波动向上。奚家成分析说,目前宏观环境趋好,“经过了去年一年的经济拉动,今年的需求协调性会逐步提高;同时,国家反复强调结构调整和科学发展观,一些新兴产业和改造型需求会上升,即结构调整性需求显现。”
“利润增幅同比年初陡增,逐月回落至年末,环比上升,但增幅不大。”他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生产要素价格止降趋升,增利内因将受考验。这其中有两大看点:一是三资企业的利润回升力度,二是本土企业的增幅是否持续大于三资。“以前三资企业的利润一直都是远远高于本土企业,去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继续下去,说明是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在提高。”
进出口将进入“双百亿”时代。奚家成认为,今年进口将会上升,同比增幅可能恢复到两位数。这其中,经济复苏加快、国外产品具备技术优势并更快适应新的市场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出口会低速增长,估计是一位数,其中加工贸易的占比会下降,出口产品附加值上升。
**与调整成效将显
2010年全行业自主**与结构调整的成效会明显呈现。
奚家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自主**将集中在三个方面:流程工业自动化(PA)的提高、工厂自动化(FA)的兴起、科学仪器的提高和应用拓展。”
他认为,在流程工业自动化方面,今年要关注百万千瓦火电超超临界机组的控制系统是否顺利投运,800万到1000万吨炼油装置的控制系统和大乙烯工程的控制系统能否突破。“据我所知,至少有两家企业已经分别开始交货。”
与此同时,科学仪器领域也将有提高突破,其应用研究和领域细分服务也将有所加强。除了光学分析、环境试验、探伤设备等传统领域的提高突破,科学仪器领域将进一步注重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和水平。
民生用仪器设备可谓前景广阔。“行业内自觉不自觉地都在关注民生用仪器的发展前景。有的正考虑下大功夫开发热量表,我认为这很正确,”奚家成表示,“住宅建设部部长已明确表示必须要用热量表分户计量,这个领域的需求至少在北方不比煤气表少,这个市场可不小,外企已抢先进入,本土企业要提高敏感度。”
新拓展领域的成果及其产业化、规模化已经开始。“可能形成一定气候的有三种设备,一是在仪器仪表和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能环保设备,其中心技术是测量技术和测量仪器;二是特殊材料和节能材料;三是应急救灾设备。”奚家成判断说
“我们这个行业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有差距,必须要通过现代生产管理解决这一问题,而利用信息技术的生产流程控制正是现代生产管理的基础,”奚家成告诉记者,不少企业以现代生产管理为突破口推进“两化融合”并已取得成效,这一做法正逐步向全行业推开。
“两化融合”对仪器仪表业既是“功课”又是商机。所谓功课,奚家成解释说,即产品研发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要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从工序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现代生产管理系统。
而商机则意味着,冶金、电力、石化等行业都提出了两化融合的实施方案,PA市场带来了大量高水平的需求以机电制造业为代表的断续流程工业的两化融合,将使FA产业形成巨大市场。
外资利用“有变化”
奚家成告诉记者,经过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影响,仪器仪表行业在对外合作方面将产生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变化,但会有波折,对于仪表行业来说,外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受到了一定影响,产能扩张的积极性比原来低。“近来,发达国家‘经济实体化’的呼声日高,其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国外普遍认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地位进一步上升。”
其次,行业内的外资企业开始由“制造市场”向以市场为主转变。这表现为“外转内”的倾向增强,加工组装基地的作用日渐趋弱。“原来不少外资企业以外销为主,现在将逐渐调整成内外兼顾;而内外并重的企业则转向以内为主。”奚家成说,“外资和本土企业的合作原来以制造为主,现在是经营、应用、集成、服务企业性合作明显上升,或者挑选市场能力很强的制造企业来合作,以前是大投资、小市场,现在则是小投资、大市场,经常是由单项合作制造入手,不断扩大经营范围。”
与此同时,外资之前凭借经济实力与技术优势与本土企业竞争,现在则是向以发挥技术优势为主的方向转变。
“外资2007年之前的扩张性投资暂告一段落,现在的投资多以打补丁式改造为主。”奚家成介绍说,外企除了保持产品优势,开始适应市场变化,加速调整,更侧重发挥应用、集成等**服务优势外,同时还出现**产品“普及化”,争夺中低端市场的倾向。
此外,在与外资的合作中,本土企业也有不少变化,即主动性提高,主导性增强,内容形式多样化。
“以前的对外合作多是引进、合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现在则从人才、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合作,”奚家成说,“以前是外对内,现在开始出现内对外,本土企业开始筹划并购。同时,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合作的方向目的越来越明确。上世纪**十年代以利润为主,现在则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培养人才为主;当前的合资即使外方控股,不少企业坚持中方人事的主导权;在合作的同时,保持母体的自主开发能力。
“现在是对外合作的好时机,我们应抓住时机,加大力度,力争突破,使其再上一个台阶。”奚家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