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高压绝缘子检测仪太阳能电池:晶硅和薄膜电池 谁是非主流?(咨询电话021-56479693)

日期:2025-04-26 03:24
浏览次数:1381
摘要:
高压绝缘子检测仪太阳能电池:晶硅和薄膜电池 谁是非主流?(咨询电话021-56479693)

(咨询电话021-56479693)021-56480482  021-56412027

尽管薄膜电池市场份额在高速增长,但晶硅电池仍将继续把控太阳能电池市场。晶硅电池?还是薄膜电池?太阳能电池两大技术路径的对决再起硝烟。

    两年前,国际硅料供不应求,一度被炒至500美元/公斤,这对晶硅电池生产企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而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趁势兴起。

    今天,晶硅的价格经历了冲高回落,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却迟迟难有突破,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再一次狼烟四起。

    谁将是未来市场的主宰?这场争斗仍在继续。

    薄膜尴尬

    2010年11月30日,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光伏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心副主任贾锐却断言,2009年世界光伏电池生产****的光伏企业美国**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会在今年让出头把交椅,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将取而代之。因为FirstSolar的主要业务是薄膜太阳能电池。

    自2005年起,全球晶硅的价格开始疯长,将很多光伏企业逼到了死角。原材料成本的压力,成为众多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由于其成本仅相当于晶硅电池的一半,薄膜电池深受众多电池商青睐,在全球范围内趁机引起了一轮“攻城略地”的投资潮,业界也一度兴起薄膜电池将*终取代晶硅电池的说法。

    据北方微电子公司光伏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王宝全介绍,很多大型晶硅电池企业要买硅料,必须打过去几个亿来锁定硅料,这对于企业来说有些困难。因此我国国内不少光伏企业先后投身到投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热潮中,包括无锡尚德、江西赛维、新奥等多家企业都从国外购买薄膜电池设备,设立了薄膜电池生产线。

    然而,薄膜电池的发展势头在2008年晶硅价格出现连续大幅跳水时遭到重创。2008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价格开始暴跌,从*高的每公斤500美元左右,跌到谷底的30美元左右,目前多晶硅的价格在每公斤60美元左右。

    金融危机给光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晶硅价格从500美元/公斤跌到了40多美元/公斤。

    随着晶硅价格连**低,晶硅电池成本也大幅下降,薄膜电池由此失去了成本优势,不少薄膜电池生产企业的订单量也受到较大冲击,我国不少光伏企业扩张薄膜电池生产线的计划也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搁浅。

    今年11月初,无锡尚德在上海新的晶硅电池生产厂正式投产,而这一工厂正是由建设中的薄膜电池厂转型而来。尚德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对此的解释是,薄膜电池因为转化效率太低,不具备竞争性。

    这与英利集团不谋而合。英利集团总经理王向东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晶硅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薄膜电池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并且寿命短。因此,“英利集团十年内不想做薄膜太阳能。”王向东称。

    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南北双雄”,他们不约而同地放弃继续在薄膜电池领域的努力,这是否预示着太阳能电池发展方向上的重大转折?

    晶硅主流

    目前,晶硅电池依旧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晶硅电池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屋顶电站、商业电站和高土地成本的城市电站,是目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占据世界光伏市场80%以上的份额。

    贾锐说,尽管薄膜电池市场份额在高速增长,但晶硅电池在未来10?15年仍将继续把控太阳能电池市场。在整个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里,晶硅的市场份额按80%算,即使每年它的份额被薄膜蚕食掉5%,那么薄膜增长到50%的市场份额大概需要8?10年时间,但是晶硅依旧占有50%的市场,还是主流。

    太阳能光伏设备大厂GTSolar市场与沟通部总监JefferyNestel-Patt也提出了相同的论断。Jeffery指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才是太阳电池的主流技术,尽管其他具有潜力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不断冒出头,在未来几年也都会有明显的市场成长,但至少五年内都很难威胁多晶硅的主流地位。 

    据中国市场情报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薄膜电池动辄数亿元的投资是晶硅电池的7?8倍,再加上在生产过程中同步产生的技术成本、设备成本、运输成本,其整体成本相比晶硅电池并不具有明显优势,甚至会亏本。

    另外,贾锐表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受到材料属性的限制,而它要提高到11%?12%的效率水平较难。

    对此,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认为,未来10年之内,晶硅电池仍将会是光伏市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