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如何正确看待抵制日货

日期:2025-04-26 00:31
浏览次数:2720
摘要:

如何正确看待抵制日货

      9月10日,日本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宣布“购买”***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伤害了中国的民族感情,中日关系面临新世纪以来*为严峻的挑战。中国国内的反日情绪也渐渐高涨了起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抵制日货”运动再次风生水起。

      在*近“抵制日货”*盛的那天,有好几位百万粉丝级的“大号”微博名人频传私信,私信内容是网上盛传已久的“呼吁书”:“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现排*前,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若中国人1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若6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一半人失业;若1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将彻底瓦解!”

       其实,中国所谓的“抵制日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908年中国水师在澳门扣留涉嫌走私武器的日本船只而引发“二辰丸”案,随即广东地区出现近代**次抵制日货的浪潮。1915年日本提出“对华21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都曾引发中国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到了1930年代,中日进入战争状态,“抵制日货”则更为兴盛,茅盾有名的小说《林家铺子》(原名《倒闭》)正是通过取景于江南一小镇,来描写这一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
 
      在小说中,林老板女儿因爱穿“东洋货”而受人耻笑,“抵制日货”者警告她不得穿日式衣服上学,否则就剥光烧掉。林老板抱怨道:“哪一个人身上没点儿东洋货!哪一家洋广货铺子里不是堆足了东洋货!”。但牢骚归牢骚,他还是不得不花四百大洋贿赂“党部”,并撕掉商标当国货贱售。林家铺子*终倒闭了,原因不尽是“抵制日货”所致,但这种抵制对中小资产者的打击、当权者借此横征暴敛的嘴脸,在茅盾的笔下尽露无遗。
 
      这一百多年来,如何正确看待“抵制日货”,中国一直存在意见分歧,时至今日亦是如此。但是,“抵制日货”果真有效果吗?纵观百年历史风云,国人发动过无数次“抵制日货”的行动,但均只起到短暂的心理胜利,被抵制的日货犹如潮水一般,退去之后又再次席卷而来。其实也不单是日货如此,类似抵制英美法等国商品的行动,结局也大致如此。
 
       每当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时,鲁迅先生1925年说的那句话总会不经意闪现,“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的‘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应该更进而着手于较为坚实的工作了。”
 
       近90年过去了,那些应该着手的“坚实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呢?早在2005年,日本有名经济评论家长谷川庆太郎就毫不客气地宣称,“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他尖锐地指出,“中国要谋求经济长期增长,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科研和开发。但目前的中国既没有这个基础,也缺乏这方面的远见,只能购买日本**,引进日本技术。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这意味着日本将越来越有能力在经济上控制中国”。
 
       目前来看,日货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数码、家电、汽车、精细化工、钢铁、**元器件、精密机械、动漫等领域,其产品质量、企业管理、设计**、品牌形象居世界**水平,且均是面向全球市场,而我国企业与之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而从世界历史来看,由通过血腥战争抢夺地盘,到通过经济竞争角逐市场,实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相比战争而言,经济竞争的代价更低,更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抵制日货”的爱国者们,请拿出我们的勇气和底气!因此,在鼓动民众“抵制日货”的同时,更应该鼓励国货崛起,从技术、质量、性能、**、品牌、信誉等各方面超越日货,通过市场竞争来打败对手,以实现“替代日货”的目标,在经济上真正的战胜日本!
 
    上海苏特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系列高压测试仪器设备的企业。

  公司遵循科技是**生产力的理论,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高水准的科技人才,把现代科技同我国电力建设、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发研制了具有高品质、智能化、实用轻便的系列电力测试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先进可靠。因此受到了上海及国内电力、冶金、石化、铁路和通信等行业用户的好评。

  “诚信服务、广交朋友”是苏特公司坚定的经营理念,我们严格认真地履行合约,兑现承诺,强化售后服务的网络体系,以更新、更高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服务,把更新、更高的产品奉献给您。让苏特公司的努力化为您的满意,苏特公司全体员工期待您来上海、来苏特公司考察指导。


 
        主题词:抵制日货  中国  ***  日本  国有化
 
                                                                                                         上海苏特总经办
                                                                                                                2012-9-29